枸杞产业已经不是单一的农业产业,是集聚一、二、叁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精深加工可带动二产发展、色选包装可实现效益的翻番、采摘枸杞可解决就业问题,在一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工包装业、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都得到发展,加快了农业“接二连叁”的产业融合,成为产业核心,对发展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从源头保障枸杞产业的保质保量发展,决定着“小枸杞”的将来之路——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下,枸杞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型树种,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今,青海枸杞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日渐提昇,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而近日,一场关乎枸杞生产的“革命”将我省枸杞产业提质增效拉上了总路程。
机械化生产
节约人工成本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低空低量遥控施药无人机、多功能施肥机、行株间自动割草机、自走式全方位喷杆喷雾机、新兴刀片式枝条还田机……几日前,在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万亩枸杞科技园,随着枸杞生产机械化作业机具发出的轰鸣声,我省首次枸杞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拉开了帷幕。各种新型高科技机具的高效精准演示效果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依托我省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海西州积极引导、扶持枸杞产业加快发展,枸杞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一批龙头企业迅速成长。围绕枸杞浆果资源高值化利用,我省已开发出有机枸杞干鲜果、冻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粉、枸杞籽油软胶囊及枸杞酒等系列产品,取得几十项科技成果和专利,一批种植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由种植、精深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这一产业发展的背后还有一些制约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因素。如何提高产量、保证质量?一场提质增效的标准化生产模式现场培训演示影响到每一户枸杞种植户的心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枸杞产业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机械化。
据了解,我省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6653.3公顷(69.98万亩),种植区域从柴达木盆地(海西州)扩展到了共和盆地(海南州),已认证有机枸杞面积6893.3公顷(10.34万亩),其中海西州占全省种植面积90%。虽然目前,我省枸杞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上百家,但枸杞种植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机械化生产机具严重缺乏,仍以人工作业为主,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务用工量大、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枸杞产业的发展。同时,用工难、用工荒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枸杞生产发展的瓶颈。
枸杞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离不开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据省农牧机械推广站研究员许振林测算,采用机械化生产后,中耕施肥环节成本降低240元/公顷,效率较人工提高24倍;中耕除草环节成本降低205元/公顷,效率提高40倍;植保作业环节成本降低96元/公顷,效率提高25倍。“引进全程机械化作业,发挥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目的是降低枸杞种植成本,帮助农牧民增收。”许振林说。
从标准化
生产模式开始
实现“机器换人”
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和塑造绿色生物资源的优势产业,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已逐步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一体化、品牌化”等健康有序、良性循环发展的良好态势。
然而,由于海西州枸杞大面积种植时间不长,枸杞产业相对起步较晚,发展至今,枸杞生产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的问题就是枸杞生产环节主要依赖人工作业,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导致枸杞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而更为窘迫的是,我省从一开始大多枸杞种植户就采用密植方式,单一追求产量,且枸杞种植区行距大小不统一,这样种植模式下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劳务用工投入占比极大。
针对不宜机具进地作业的问题,我省农机相关部门把采用农机农艺融合后形成的标准化宜机生产模式作为推行机械化的基础,借鉴宁夏总结出的“3+1”模式。所谓的“3+1”就是枸杞的行距要达到3米以上,株距在1米左右的栽植模式,给拖拉机预留通过空间不小于1.4米,并全部采用滴灌技术。
在这种模式下,大中型拖拉机可携带追肥机、行株间除草机、高效植保机具、枝条修剪机、粉碎还田机等进地作业。同时还可以通过修剪增加枝条密度的方法达到少减产的目的,用技术手段打消枸杞种植户减株减产的顾虑,主动向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栽植方式转变。而这种模式恰恰是我省所欠缺的。目前,我省枸杞产区普遍采用的是1.5m、2m或2.5m的密植保产栽植模式,机具是无法进地作业的,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无从谈起。
“以前,在枸杞生产过程中松土整地、剪枝、除草、施肥、喷药、采摘等各环节亩均人工成本超过4000元,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采用标准化适宜机械化作业模式,将现有相对成熟的追肥、行株间除草和高效植保机具投入到生产中,亩均劳动用工成本将节省1000元左右。采用标准化宜机模式造成亩株数下降虽使产量略有下降,但因人工成本下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提高,产量与成本两项相抵后综合效益比并不会下降,反增30%左右。”省农牧机械推广站站长何彦武介绍。
为了改变主要依靠人工生产的局面,我省农机部门采取“3+1”模式,推广枸杞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模式,逐步实现“机器换人”,降低生产成本,助推枸杞产业发展。推进“生产模式标准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则成为今后我省枸杞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
来自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新乐村新盛牛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德胜表示:标准化的枸杞种植基地和机械化的打药、除草、施肥等,一次性的将病虫害全部处理掉,即节省人工又全面、彻底,以后要带领合作社的农民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朱德胜说:“要从品质上严格把控,打造特色有机枸杞,打造品牌枸杞。”
多方共力,
开创枸杞生产
全程机械化新局面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算。”目前在国内,机械化生产技术全部为原创技术,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成为枸杞机械化最显着特征。以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宁夏农机推广站为代表一批科研院所,联合有关大学、企业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先后推出了“自动化触感犁刀式株行间除草机械”、“可升降折叠式双翼防风枸杞专用施药机械”、“折叠全方位风送式喷药机械”、“新型精准双向变量枸杞专用施肥机械”、“新型刀片式枝条还田机械”等十余种枸杞专用机具投放市场,尽管种类不全,机具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却依然在枸杞机械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农机推广部门联合有关企业在枸杞专用机具方面进行了研发,陆续开发并试验、示范了小型便携式除草机,微耕机,小型定株定量施肥机和手持式采摘机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性能和效率等方面也还远远不能满足枸杞生产需要。
由此,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成为目前我省枸杞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的主攻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加大适用机具的研发力度势在必行。主动破解我省枸杞生产机械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依靠联合攻关研发出制约发展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重点机具,才能走出符合我省枸杞生产实际的机械化发展之路。同时,我省农机推广部门积极汇聚我省科研院校、农机推广、企业和合作社等各方英才,重点进行枸杞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和关键机具研发,共同开创枸杞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局面。加快推出我省的枸杞生产宜机化模式下的机械化集成技术,为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枸杞产业涉及品种繁育、栽植、土肥、植保、农机等多个领域,需要密切合作协同攻关,才能形成合力。也才能制定出适合青海实际的枸杞生产标准化宜机模式和统一的集成技术规范。今后,只有在农机农艺融合的前提下,完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栽植模式创新,形成涵盖枸杞生产全过程全系列的配套机具,才能扎实有效的推进枸杞生产全程机械化,才能确保枸杞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知乎上有个高赞提问:
“家有小车控、小车迷,推荐看什么车系列主题绘本呢?”
“车迷”“车控”的标签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车迷的家长,忍不住上来回答一波。
我家也有同款车迷、车控小朋友,真的是从咿咿呀呀学说话开始就喜欢各种车,自行车、电瓶车、汽车、动车、火车、消防车、洒水车、道路清扫车、工程车、赛车……只要跟车搭上一点点边的,他都喜欢!
家里90%以上的玩具跟车有关,筷子、勺子、杯子、饭碗要买车子形状的,服装、配饰要买印有车子图桉的,绘本要看跟车子有关的,就连长大后的梦想都跟车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要当货车司机、地铁驾驶员、出租车司机、赛车手、开救护车的司机……
5岁以后开始学画画,眼里看到的是汽车,心里想到的是汽车,付诸笔头的也全是各种汽车,真的是爱车界的死忠粉了。
“妈妈,如果有机会,我想坐遍整个世界上所有的汽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可爱多对车的痴迷和喜爱,所以我在选购绘本时,会特别偏爱汽车、机械等相关主题的。
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孩子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加深他对汽车制造原理和功能设计的认识深度。
最近,我买的《万能工程师麦克》就极符合他的阅读口味。书里不仅介绍了各种小汽车、工程车、农用车、赛车、火车,雪地车,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类汽车复杂深奥的制造原理和曲折艰难的发展历史。
生动形象的图画,浅白简短的文字,家长和孩子一看一读,轻易就能明白汽车制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除此以外,这套书里还有很多关于造船、盖房子、造飞机的原理和过程介绍,几乎满足了男孩子们对手工自制和机械原理的所有好奇了。
来两张内页,让大家感受下这套书的风格。
这套书里有关于各种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方便孩子看到生活中对应的车时,能准确喊出车的名字。
这套书里有关于汽车驾驶室的图文解说,让孩子可以更清楚明白地了解驾驶室的结构设计。
01
《听麦克讲汽车的故事》
《听麦克讲汽车的故事》里有关于汽车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最初世界上是没有汽车的。人们的代步工具只有牲口拉的畜力车:马车、牛车、驴车。
但是牲口拉车不仅速度慢,还会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发生,比如跛脚了,踩空了,吃坏肚子了。旅途随时可能被迫中止。况且动物耐力有限,跑得时间久了,必须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才能继续。
因此,人们萌发了一个想法,“发明一种永不疲倦的车”来代替动物拉车。
1769年,法国人尼古拉斯—约瑟·居纽发明了第一辆蒸汽机汽车。用水加热产生出来的蒸汽来驱动机器运转。
19世纪末,人们在地下泵出石油,提炼出了汽油,又改用了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发动机。
那么,这种汽油发动机是怎样工作的呢?书里有一段详细说明。
①将汽油和空气吸入或泵入管道。
②管道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
③活塞对汽油和空气进行压缩。
④迸出的火花越来越多……汽油和空气发生燃爆。
⑤活塞被推回原位,所产生的作用力推动曲轴,驱动车轮前进。
书里还介绍了第一辆真正意义上服务于大众的汽车发明者亨利·福特。
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正是有了亨利·福特的新颖理念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现代汽车的普及。
“我们现在能坐上汽车,都应该感谢叫亨利·福特。”我对可爱多说。
“嗯嗯,妈妈,我以后也要像亨利·福特一样,自己发明汽车。发明一辆比他这个厉害100倍,1000倍的汽车来!”可爱多点点头以示赞同,同时开启了未来当发明家的梦想。
02
《听麦克讲火车的故事》
翻到《听麦克讲火车的故事》,看到这辆来自瑞士,重达126吨的“鳄鱼号”机车时,可爱多说,“妈妈,我以后要造一辆老虎号火车,比这个还酷还好看!”
书上还专门介绍了铁路的修筑和火车不会从铁轨上掉落的原因。
最原始最传统的铁路轨枕是重约60千克的木块制成的,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才慢慢演变为重约250千克的溷凝土轨枕。导轨是通过夹钳固定在轨枕上的。
为什么火车不会从铁轨上掉落,是因为火车轮内侧各贴有一层凸起的铁片(也称为法兰盘),它可以精巧地卡在铁轨内。
书里还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之所以可以高速前进,是利用了磁悬浮列车上的电磁体与轨道底部的磁铁产生的同极相斥的排斥力。
当孩子了解了火车运行的相关知识点后,再去体验坐动车、地铁和磁悬浮,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感受。
03
《听麦克讲拖拉机的故事》
在大城市里,拖拉机很少见,甚至说几乎看不到拖拉机的踪影了。它们在农村里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了。
那么,在书里认识一下农民的好帮手——拖拉机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孩子们需要认识并且知道,这个犁地、粑土、播种、负载重物,在农场里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灵活机器。
书里还科普了拖拉机名字的来源,拖拉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有牵引动力的机器。
可爱多说,这个绿色的拖拉机长得很像一只绿色的蚱蜢,又窄又长,前腿短小,后腿粗壮有力。
书中还介绍了物理上的杠杆原理,扳手的手柄越长,我们转动螺丝所需花的力气越小。
拖拉机之所以能精准控制农具的起降,轻松完成农具的拆卸和安装,是因为巧妙作用了物理上的液压原理。
作者通过小老鼠和布法的体重,管道粗细的对比,轻松就可以让孩子明白液压原理。
04
《去田地里看农用车》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农场用到的各式各样的车子。包括旋耕车、施肥机、耙田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等。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地的好帮手。
瞧,这就是旋耕机,装在旋耕机后面的农具叫犁刀。它能插入农田进行深耕,让土壤更松软,获得更多的空气、光照和水分。
05
《去赛车场看赛车》
外形炫酷、速度飞快、款式轻盈……几乎每个男孩子都逃脱不了对赛车的热爱。
这本书上介绍了耐力赛专用汽车的特点:动力足、耐力强,前端车灯特别大特别亮,能够为夜间持续行驶提供足够的光源。
赛车根据驾驶座数量来区分,可分为单人座赛车和双人座赛车。根据年代划分,可分为老式赛车和新式赛车。
赛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底盘特别低,轮胎特别厚实耐磨,刹车的制动力特别强。
而这些设计的目的只为了一个,制造出更快的赛车。
06
《去山顶上看雪地车》
雪地上满满都是积雪,车子一开上去就打滑,怎么开呢?
普通的汽车当然不行啦,可是压雪机、雪地车、雪地拖拉机可以做到!
压雪机可以在雪地里灵活地开来开去,再陡峭的坡度都不怕。它的任务是对人工造雪和天然降雪进行疏松、平整和压实。
雪地车的前轮就是一对雪橇,可以帮助雪地车在雪地里快速滑行。雪地拖拉机的轮胎并非圆轱辘,而是类似坦克的履带,所以在松软的雪地里攀爬山坡对它而言,毫无负担。
07
《去工地上看工程车》
工程车也是我家可爱多的最爱。每次在马路上看到搅拌车、压路机、挖土机、大吊车就移不开眼睛,迈不开步子。
那简直是“过往的车流千千万,我的眼里唯有你。”
即使工程车们制造出漫天的灰尘,呛人的浓烟,轰隆隆的巨响,对热爱它们的孩子而言,也是甜蜜美好的存在。“瞧,它们在工作呢!”
这本书里介绍了推土机、挖掘机、翻斗车、碎石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不同种类的工程车。
图片基本还原了工程车们真实工作的场景,浓烟、巨响、灰尘,看着图书彷佛就能穿梭到它们的工作现场,特别直观。
08
《去公路上看汽车》
这本书介绍了在公路上可能会遇到的车子:救护车、消防车、赛车、货车、道路救援车。
每一种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用:消防车有云梯,会灭火;救援车有又长又大的车厢,会运输出故障的车子;救护车头戴警灯,会不间断地发出警报,快速前行去救人。
这套书共22本,除了介绍各式各样的车子,这套书还介绍了各式各样的飞机、轮船,以及如何如何制造它们。还有主人公麦克和布法的温馨小故事。
09
《麦克和布法的故事》
《麦克和布法的故事》就是一个特别温暖的家庭故事。有一天麦克出去有事出门了,单独留布法在家看家。
布法有些失望,但又无可奈何。突然,它想起了麦克平时做的那些事,便决定帮麦克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它用嘴运柴,打开水龙头洗碗,进卧室拍枕头整理床铺,开窗户通风……做完所有家务,它心满意足地趴在地毯上等待麦克回家给他惊喜。
然而,所谓的惊喜对麦克而言,着实是个惊吓。麦克简直要气炸了!
但是,麦克犹豫了片刻,还是冷静了下来,给足了布法想要的表扬,“你又勤劳,又能干!你运了木柴,洗了碗,铺了床,还煮了咖啡。你真是我得力的小帮手!”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深感慨,布法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总是热心地想帮助父母做这做那。然而,有时候手法不够熟练,动作不够灵活,他们的帮忙在大人眼里像极了“故意捣乱”。
这个故事旨在提醒做家长的我们,多了解孩子的本意,表扬时不要敷衍了事,要详细描述过程,就像麦克表扬布法那样,把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罗列出来。这才是最高级的称赞!
优秀的童书绘本大概就是这个模样,不仅给孩子以知识的浇灌,历史的普及,还能引发父母和孩子关于人生哲理和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启发。
注:图片源于实拍。
本文由茶茶说道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简介:
持有语文教师资格证的全职宝妈,
爱孩子,爱文字,爱做梦的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