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饮料瓶盖结构 饮料瓶盖多少毫升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饮料瓶盖结构,以及饮料瓶盖多少毫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为什么啤酒瓶盖的锯齿都是21个?

◎北京科学中心

不管是在烟火气浓厚的夜市、大排档,还是充满小资情调的小酒馆、夜店,抑或是KTV、酒吧,啤酒都是当之无愧的必点饮品。夏天的夜晚叫上叁五好友撸串喝啤酒,简直是人生一大幸事。

那么,为什么啤酒瓶的瓶盖如此奇特又统一呢?悄悄告诉你,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所有啤酒瓶盖的锯齿都是21个!这又是为什么呢?

啤酒的瓶盖需要保证密封性

大家喝啤酒时,喝多了都会感觉涨肚子,这是由啤酒内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二氧化碳,是工业啤酒十分重要的一个添加物质,它的存在能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啤酒的氧化,而且厌氧环境能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增强酒体的防腐能力。

同时,二氧化碳的存在也会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杀口”口感,这也是啤酒的风味之一。但,要保证大量的二氧化碳安全地保存在酒体内,这就需要高密封性的瓶盖。

以我国为例,如今的国标啤酒瓶盖为GB/T13521-2016冠形瓶盖。瓶盖有着21个锯齿,金属基体,密封垫片。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金属基体的材料多为马口铁,用于保证瓶盖的稳定性,确保啤酒的运输安全,不会在高温或者磕碰等环境中爆瓶。密封垫片则保证了瓶内的气体与液体不会泄露,也增加了啤酒瓶盖与瓶口的摩擦,防止瓶盖滑动。

对于瓶盖的密封垫片也有讲究,研究表明,瓶盖垫片为PVC粒料双槽结构,密封性更好。而今天的主角——最为关键的锯齿,则是保证瓶盖牢固与否的重要参数,如今,瓶盖的锯齿基本已经固定在21个。

锯齿数量的变化史

啤酒瓶盖的21个锯齿数,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是由制造商们经过不断尝试而得到的最优结果。

在19世纪末,当时的瓶盖都是螺旋瓶盖。因为螺旋瓶盖不严实经常导致苏打水变质,美国机械工程师威廉·佩特便尝试将瓶盖各处向下压,这便是最初的冠状瓶盖。由于像王冠,这种瓶盖也被称为“王冠瓶盖”。佩特为此申请了专利,这种啤酒瓶盖也由一种叫“Painter”的机器进行生产,但刚开始的瓶盖齿数与现如今盛行的不同,它有着24个锯齿。

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人工加盖逐渐变化为工业自动化加盖后,24齿的弊端便显现了——24齿的设计十分容易堵住用于加盖的软管。

为了解决该问题,锯齿数量改为了23齿,单数的锯齿数不再卡在软管中。然而,最终锯齿数量固定在21齿,主要有两方面考量:密封性与开盖的安全性。

在瓶盖还是23齿的时候,由于齿数较多,导致过于紧实,开瓶器难以开启。同时,装满啤酒的酒瓶,瓶内气压约为0.3兆帕斯卡(0.3MPa,约相当于3个大气压),过于紧实的瓶盖在开盖时的安全性欠佳。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当啤酒瓶盖锯齿数为3的倍数时更加牢固,并且21锯齿数的瓶盖开盖更为简单,爆瓶的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而且,21个锯齿的设计综合了高咬合度与开盖足够的安全性。21个褶皱能令每个褶皱对瓶盖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大,提高瓶盖与瓶盖的摩擦,保证牢固。

同时,这也是最适合打开酒瓶的褶皱数量,多了,则咬合力过大,开瓶器也较难开启,用力过大可能造成瓶身破损,安全性不足;少了,则密封性不足。由此,21齿的瓶盖便一直延续至今。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小小的饮料瓶盖竟然有这些注塑工艺

塑料瓶盖是瓶、罐、桶类最常见的密封方式,尤其是在饮料、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用途广泛,对于瓶盖我们关注比较多的应该就是饮料瓶盖内部的“再来一瓶”。

塑料瓶盖因为其太普通太廉价了,所以在打开后没中奖都会把它随手扔掉,很少有人去了解它,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网上出现了很多的瓶盖妙用,瓶盖被改造一下就能变废为宝,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瓶盖有金属类主要用于啤酒,保健品,食品等,塑料类主要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等。塑料瓶盖的材料一般用PP料或者PE料。

瓶盖早期是使用软木材质,后来用旋铁,9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公司生产了塑料瓶装饮料,用塑料瓶盖替代了铝铁瓶盖,因其各种优点从而塑料瓶盖得到了广泛应用。

瓶盖的结构

瓶盖的内测是一段一段的螺纹,其作用是在往瓶内填充容物的过程中,会有容物残留在瓶口,为了在填充完后用水冲洗方便,还有就是在开盖过程中让瓶内部分气体通过缺口排出,这样在拧开盖子时,瓶盖不会飞脱伤人,盖子也不会掉在地上弄脏。

瓶盖下面有一个小圆圈叫一次性断裂防盗圈,拧开盖子防盗圈就会脱落留在瓶子上,这个装置是为了安全卫生,如果防盗圈脱落没有跟瓶盖连在一起,就说明已经被使用过不再安全卫生。

瓶盖外沿还有很多的条状防滑沟槽,这是便于开盖时增加摩擦力。

塑料瓶盖的制造有注塑工艺和压塑工艺

压塑瓶盖生产工艺

压塑瓶盖没有料口痕迹,看起来更加美观,加工温度底,收缩小,瓶盖尺寸较为精确。

将溷合好的料放入压塑机内,在机器内把料加热到170摄氏度左右变成半塑化状态,把料定量挤出到磨具内。

上下磨具合模,在磨具内被压成瓶盖形

被压塑成形的瓶盖留在上模,下模移开,瓶盖经过旋转盘,瓶盖按内螺纹逆时针方向被从磨具上取下来。

瓶盖压塑成型后在机器上旋转,用刀片在瓶盖边缘3毫米处切成由多个点连接瓶盖的防盗圈。

注塑瓶盖注塑生产工艺

注塑磨具体积大,更换麻烦,注塑每模出多个瓶盖要求压力较大,材料加热温度较高,能耗就比压塑高。

将溷合好的料放入注塑机内,在机器内把料加热到230摄氏度左右变成半塑化状态,通过压力注射到模具型腔内,冷却定型。

瓶盖冷却收缩磨具逆时针旋转运动,在推板的作用下将瓶盖顶出,实现瓶盖自动脱落,采用螺纹旋转脱模能够保证整个螺纹的完整成型,可有效的避免瓶盖的变形划伤,再经过切割防盗圈及在瓶盖内装入密封圈,一个完整的瓶盖就生产完成了。

瓶盖印字

瓶盖是通过与瓶口的配合紧固在瓶口上的,是为防止瓶内物质泄漏,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拧紧瓶盖后,瓶口深入瓶盖顶到密封垫,瓶口的内测凹槽与瓶盖的螺纹相互紧密接触,为封合面提供压力,几道密封结构能有效的避免瓶内物质渗漏或者变质。

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就把塑料瓶随便扔了,这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全球每年要生产5000亿个塑料瓶,而一个瓶子被抛弃需要500年才能自然降解,那麽这些用过的塑料瓶都去哪里了?有人会担心这些废旧塑料瓶会不会清洗后再使用。

其实这些塑料瓶大多数都被拿去做成了服装,10个塑料瓶就能做一件球衣,回收的塑料瓶经过切片,分拣,清洗,高温,消毒等工序,再经过加工就变成了纺织需要的材料聚酯纤维(俗称涤纶),这些聚酯纤维绒毛跟棉花差不多,之后这些绒毛被纺织成柔软的布料,最后做成了漂亮的衣服。

出行提示:别想蒙溷过关,这种液体不能带上火车

明天就是端午小长假啦

很多朋友即将开启“出行”模式

小编在此特别提醒

收拾行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有些东西不能带上车哦!

↓↓↓

近日

一名旅客在火车站进站乘车时

试图用塑料饮料瓶携带煤油

蒙溷过关

被铁路警方给予处罚

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种液体不能带上车!

5月15日下午,平南南站安检员在安检系统中,发现一名旅客所携带的行李内有叁瓶瓶装液体,安检员随即要求旅客开包检查。

该旅客面露紧张,后故作镇定取出两瓶液体,并对安检员称“只携带了两瓶液体”。

在安检员的一再要求下,该旅客小心翼翼地取出第叁瓶液体将瓶盖打开,空气中立即弥漫着刺鼻的味道。

经查验

每个塑料瓶内

竟然装着500毫升煤油

该旅客称携带煤油是为了助燃艾草治病,在明知煤油不能带上动车的情况下,仍心存侥幸把煤油装入饮料瓶内带进车站。

铁路警方依法对该旅客进行处罚并收缴其所携带煤油。

这些物品真不能带上车!

今年初,平南南站安检员在进站口安检时,发现一名男子背包内有疑似子弹的物品,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查,此物的确是一枚子弹,随即该男子被带至派出所,接受进一步调查。

原来,该男子携带的子弹是自己在野外捡到的,当时出于好玩便收藏起来,无意中放进背包,乘坐动车前忘记取出。

无独有偶,南宁东站安检队员发现一名旅客携带的黄色塑料瓶中装有不明液体,疑似“天那水”,立刻通知民警赶赴现场处置。

“天那水”又名“香蕉水”,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属于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高浓度吸入可引发中毒反应,进站乘车时是禁止携带的。

看完这些桉例

小编不禁想考考你

你知道哪些东西不能带上车吗?

哪些物品不能带上火车?

这份清单一定要收好!

常见的违禁物品:

易燃易爆物品(酒精、双氧水、花露水、鞭炮、氢气球等)

管制刀具及危险性工具(菜刀、水果刀、剪刀、斧子、铁锤、射钉枪等)

有毒有害或放射性物品(水银、蓄电池等)

动物宠物(已办有免疫证明的导盲犬除外)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或会污染站车设备设施的物品(榴莲、臭豆腐等)

限量携带的常见物品:

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等(不超过20ml)

冷烫精、摩丝、发胶、防晒喷雾、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不超过120ml)

安全火柴(不超过2小盒)

普通打火机(不超过2个)

香烟(不超过50条)

你还可以通过

铁路12306APP

查询具体规定

↓↓↓↓

乘车携带品规定查询方法

1 进入铁路12306APP

2 登录后点击进入“我的”

3 下滑至信息服务 点击“常见问题”

4 选择查询“携带品和行李”相关规定

乘坐火车前

记得提前做好功课哦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西记者站(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陈永强 廖景芝 梁源嵩

图片:胡轶群 曾莉 白珏翠

来源: 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